传音净利润大跌 69.87%,“非洲手机之王” 正被小米步步紧逼?

时间:2025-05-12 18:46   分享到:


 

传音控股2025 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,公司营业收入为 130.04 亿元,较上年同期的 174.43 亿元减少 44.39 亿元,降幅达 25.45%;净利润4.90 亿元,与上年同期的 16.26 亿元相比,减少 11.36 亿元,降幅高达 69.87%。

全球博弈:出货量暗战下的势力消长

根据市场研究机构 IDC 于 2025 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中,苹果出货量为 2.321 亿部,市场份额 18.7%;三星出货量为 2.234 亿部,市场份额 18.0%;小米出货量为 1.685 亿部,市场份额 13.6%,同比增长 15.4%;传音出货量为 1.069 亿部,市场份额 8.6%,同比增长 12.7% 。

回顾前几年,在 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中,传音以 9200 万部的出货量位列第六,市场份额为 7.5%;小米则以 1.51 亿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三,市场份额为 11.9%。到了 2023 年,Canalys 发布的报告显示,传音出货量进一步提升,市场份额达到 8%,位列第五;小米出货量为 1.464 亿部,市场份额 13%,继续保持全球第三。尽管传音出货量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趋势,从 2022 年到 2024 年出货量从 9200 万部增长至 1.069 亿部,但其市场份额与小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,2024 年小米市场份额为 13.6%,而传音为 8.6% 。

 

多市场交锋谁能笑到最后?

传音与小米在多个市场上存在竞争关系。聚焦非洲市场,这里一直是传音的 “大本营”。根据 Canalys 的数据,2024 年第四季度,传音在非洲的出货量占比达到了 49%,远超第二名三星的 17% 2024 年传音手机在非洲市场更是占据了超 40% 的份额。然而,当下的非洲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这也是传音净利润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 2024 年,小米、荣耀、真我、联想等纷纷在非洲抢占传音的份额。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,传音在中东非 (中东加非洲) 市场份额,一度在上年三季度跌至 30%,创下七个季度以来最大降幅 。

小米凭借 Redmi 等子品牌,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、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生态链优势,迅速在非洲市场打开局面,2024 年四季度小米在非洲实现了 22% 的同比增长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,不断抢占传音的市场份额,2024 年小米在非洲市场的份额达到了 13% ,尤其是在尼日利亚和埃及等重点市场,红米 14C 等 “亲民机型” 需求强劲。

在东南亚市场,小米凭借成熟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和丰富的 AIoT 生态产品,快速赢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。2024 年,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厂商出货量达 9670 万部,同比增长 11%,小米以 16% 的市场份额与传音并列第三。在印尼市场,根据 Canalys 的最新报告,2024 年第三季度,小米在印尼市场的出货量达到 4280 万台,市场份额为 14%,位居第三 ,并且小米在印尼拥有 1.3 万个零售网点,比 2023 年增长了 30%;在印度市场,2024 年全年,小米以 17% 的份额排名第二,出货量约 2601 万台 。传音则通过收购当地品牌、与本土渠道合作等方式,逐步提升在东南亚市场的影响力,2024 年第四季度,传音出货量创纪录地达到 410 万部,占据 17% 的市场份额,位列东南亚市场第一 。在中东市场,小米依靠高端机型冲击市场,以先进的影像技术、性能强劲的处理器吸引消费者;传音则聚焦中低端市场,以本地化的产品策略和价格优势参与竞争。市场分析机构 Canalys 显示,2024 年第一季度,传音在中东卖出了 270 万台,占据了 22% 的市场份额,但到了第二季度,出货量降到了 180 万台,市场份额跌至 16% ,随着市场竞争加剧,传音面临着利润压缩的压力。

 

昔日王者的突围之路在何方?

传音的手机元器件多采用非龙头供应商,作为这些供应商的最大客户,传音拥有强大的议价空间。在元器件去库存周期中,传音借此获得采购成本优势。传音倾向于与更草根的渠道合作,使得产品能够更快、更深入地渗透到低线城市或区域,而不同于国内厂商多与当地头部渠道商合作的模式。传音以前主要为 8G 和 16G 闪存,后全面转到 32G 和 64G,且加量不加价,叠加新兴市场的换机机会,捕获大量用户 。

不过,传音在非洲市场也存在隐忧。非洲从功能机向智能机的切换速度较慢,且两类产品价差较大,市场增长缓慢,传音较高的基数限制了其在当地的成长性。全球经济环境和关税政策变数大,非洲民众消费能力被挤压,不仅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升级困难,换机速度也放缓。传音在非洲的毛利率为 28.59%,虽同比仅减少 1.46 个百分点,但随着竞争加剧和供应链成本波动,利润空间面临进一步被挤压的风险。

反观小米,近年来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,在芯片研发、影像技术、快充等领域取得突破,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。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,小米通过建立本地化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团队,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需求,快速响应市场变化。同时,小米构建的庞大 AIoT 生态,让用户在购买手机的同时,也能便捷地接入智能家居、智能穿戴等产品,增强了用户粘性和品牌竞争力。

尽管传音在非洲市场暂时仍占据领先地位,但其净利润的大幅下跌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不容忽视。未来,传音能否在与小米等竞争对手的角逐中,守住 “非洲手机之王” 的宝座并实现突破,仍有待市场的检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