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哪,耐克2025财年在中国少卖了70亿!
全球运动巨头耐克在中国市场遭遇重挫。6月27日公布的2025财年(2024年6月-2025年5月)财报显示,耐克大中华区全年收入仅为65.86亿美元,同比暴跌13%,相当于比上一财年少赚9.59亿美元(约70亿元人民币)。这一数据远超其他地区跌幅,成为耐克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。
(图片来源:OpSec Security “From Sidelines to Primetime”)
财报显示,耐克在中国市场的溃败是全方位的:3-5月的最新季度数据中,直营渠道下滑15%,其中电商业务暴跌31%;批发渠道同样下滑24%。"客流量下降两位数,零售额低于计划。"耐克高层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言中国市场困境。
耐克在中国的高光时刻
耐克在中国市场的辉煌时期曾实现年均增速超20%,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甚至暴涨51%。其成功主要得益于三大关键策略:
明星效应:签约 姚明 、 刘翔 等体育明星,构建品牌信仰体系;
饥饿营销:限量发售球鞋(如全球限量500双的 Air Jordan 1 ),推动二级市场溢价;
文化输出:通过NBA赛事广告植入“ Just Do It ”口号,将运动与潮流文化结合。 2015-2020年,耐克大中华区营收从约40亿元增长至超17亿美元(约127亿元),成为全球最大市场之一。但2024年受关税政策影响,该区域营收出现17%跌幅。
2024年,受关税政策影响,耐克在大中华区域营收出现17%跌幅。
如何扭转颓势?
为应对市场压力,耐克在中国发起激烈价格战。2025财年提出"岂止5折"促销口号,今年618期间设置2件8折专区并提供大量高折扣产品。虽然蝉联天猫、抖音等平台运动品牌榜首,但CFO马修·弗兰德承认:"这些促销措施对我们本季度的收入和毛利率产生了负面影响。"
耐克的困境不仅限于中国。2025财年全球营收463.09亿美元,同比下滑10%;净利润32.19亿美元,暴跌44%。第四财季情况更糟,营收下滑12%,净利润暴跌86%。这与其主动减少经典鞋款AF1/Dunk/AJ1供应有关,仅此一项就造成约10亿美元的负面影响。
分析人士指出,在消费分级加剧、国货崛起的中国市场,耐克需要更具创新力和本土化的产品策略。尽管大中华区仍保持16亿美元息税前利润,但如何重获消费者青睐,仍是摆在耐克面前的重要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