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家家居是“美的太子”实验田,他会接方洪波的班吗?

时间:2025-05-20 14:14   分享到:


顾家家居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1-3 月营业收入增长 12.95% 至 49.14 亿元,归母净利润大增 23.53% 至 5.19 亿元,营收、净利润增幅均创近 3 年新高;净资产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,达 103.92 亿元,同比增长 4.17% ,总资产规模 174.64 亿元,同比增长 9.74%。

在复杂市场环境下,顾家居的稳健增长源于三大核心驱动力:

其一,战略品类强势增长。内贸功能沙发、床垫、整家定制零售同比增长超 30%,旗舰产品表现突出 —— 赫兹功能沙发上市 9 个月销量突破 2 万套;“1 号垫” 家族系列第 100 万张下线;定制家具 2024 年营收 9.92 亿,同比增 12.69%,且两大定制系列获国际设计大奖。这背后是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,一季度研发技术投入增长 22%。

其二,战略业务多点开花。国内电商连续多年上榜天猫、京东 618、双 11 榜单;境外电商销售额逐年攀升;整装业务与 30 + 头部装企达成 “一体化整家” 战略合作,“新价值链整装” 4.0 模式加速落地。

其三,新兴业务增速迅猛。会员总量突破 600 万,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 84%;发布家居行业首个全链路 “AI 设计大脑”;购物中心渠道采用 “轻资产 + 场景化体验” 模式,门店自然流量超传统卖场 10 倍,坪效达传统渠道 1.5 倍;OBM 业务自有品牌门店突破 34 家,海外本土化运营能力持续提升。

当前家居行业正经历 “增速换挡期”,家居企业全体面临 “规模扩张” 向 “存量精耕” 转型的尴尬期,承压明显,而顾家家居另类增势的背后,足以说明其多品类协同、全渠道穿透的战略方向对于企业的确定性赋能已经得到市场验证,率先从行业集体阵痛中实现转身。​

 

美的太子 88 亿买壳顾家!成接班跳板?

美的“太子”何剑锋88.8亿元收购顾家家居之后,又投入近 20 亿元用于建设 6 大项目,盈峰集团将以现金形式全额认购。顾家家居控股股东也由顾家集团变更为何剑锋实控的盈峰睿和投资。何剑锋直接持有盈峰集团 88.09% 的股权,后者则通过 100% 控股的广东盈峰发展有限公司,100% 控股盈峰睿和投资。8 个月后,顾家家居创始人顾江生辞去了顾家家居董事长一职,顾家家居也由顾改姓“何”。此次定增完成后,“美的系”持股顾家家居的股份将从目前的 29.42% 进一步增至 37.37%,何剑锋的控制权大幅提升。

顾家家居控股权变更可能有三个原因,一是家居行业面临经营下行的较大压力;二是顾家家居大股东可能对资金有需求;三是顾家高管层与美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何剑锋收购顾家家居之后,顾家家居任命了新一届的管理层,公司总裁李东来、公司副总裁李云海、公司副总裁欧亚非等几位核心管理层都出自美的集团。

方洪波接班人之争:何剑锋能否打破美的“去家族化”铁律?

回到美的集团的接班话题,方洪波在 2025 年分析师会议上明确表示 “已有六七个可随时接班的内部候选人”,并强调 “美的的传承不靠血缘,而是靠体系”“企业想要生生不息,依靠的是完善的公司治理,而不是一个人”。这与美的 2012 年 “去家族化” 改革一脉相承 —— 当年何享健跳过儿子何剑锋,选择职业经理人方洪波,正是为了建立“经理人治理”的标杆。

从现实看,何剑锋接班存在三大壁垒:

能力圈错位:美的集团 2024 年营收超 4000 亿元,业务涵盖家电、机器人、楼宇科技等,需要管理者具备复杂产业整合能力。而何剑锋的核心能力在于资本运作(如控股库卡、投资宁德时代),与美的当前 “技术驱动全球化” 的战略需求匹配度较低。

体系惯性强大:美的内部已形成 “七大少帅” 分守一方的格局,48 岁的智能家居事业群副总裁王建国、46 岁的机器人事业群负责人管金伟等均是实战派,且通过 “启航 - 远航 - 领航” 计划完成系统培养。何剑锋若空降,可能打破现有权力平衡。

家族角色敏感:何享健家族通过美的控股持有上市公司约 30% 股权,但若让何剑锋接任,可能引发“去家族化改革倒退”的质疑,不利于美的在资本市场的治理形象。

何剑锋的真正目标:打造“非对称竞争力”

事实上,何剑锋的野心远超“接棒美的”。从盈峰集团的布局看,他正构建 “产业投资 + 实体运营” 双轮驱动模式:通过顾家家居切入万亿家居市场,通过中联环境布局环保赛道,通过参股金融机构完善资本杠杆。这种 “跨界整合者” 的定位,与方洪波带领美的深耕产业的路径截然不同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顾家家居的逆势增长(2025Q1 净利润 + 23.53%)已证明其 “家居 + 资本” 模式的有效性。何剑锋或许志在证明:即便不依赖美的体系,他也能在消费领域打造另一个 “千亿级样本”。这种 “独立叙事”,反而比 “接班” 更具商业价值。

结语

美的与顾家的故事,折射出中国民企传承的两种路径:一边是方洪波代表的 “职业化传承”,依靠制度和人才梯队打破 “富不过三代” 魔咒;另一边是何剑锋代表的 “家族资本扩张”,通过跨界并购构建独立商业版图。对于何剑锋而言,顾家家居不是跳板,而是其商业理想的 “实验田”;而美的的未来,大概率仍将掌握在方洪波亲手培养的职业经理人手中。

商业世界从无标准答案,但可以确定的是:在 “去家族化” 与 “资本多元化” 的双重浪潮下,中国企业的传承逻辑,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构。